前言
最近我又继续在开发 DjangoStarter 的新版本了。
之前为了实现 docker 部署,我把 Nginx 打包进了 DjangoStarter 的 compose 配置里了,不过这带来了配置的复杂度,特别是还要搭配框架实现 URL prefix 之类的功能。
从 v3.2.x 版本开始,我就启动了减法计划,简化代码和功能,减少心智负担,这个 Nginx 容器也是我一直想去掉的。
最近发现 Granian 这个 Rust 开发的 ASGI 服务器,性能高,而且还可以支持静态文件,正好完美符合我的需求,于是这次正好拿来替换原本使用的 Daphne
Granian
项目主页: https://github.com/emmett-framework/granian
Granian 是一款高性能 Python Web Server,支持 ASGI、WSGI、RSGI,基于 Rust 编写,启动速度快、并发能力强,非常适合 Django / FastAPI / Starlette。
官方描述为 “A Rust HTTP server for Python applications built on top of Hyper/Tokio”。
特点:
- 支持 ASGI 3、RSGI(Rust-Server-Gateway Interface)和 WSGI 接口。
- 支持 HTTP/1 和 HTTP/2(未来计划 HTTP/3)协议。
- 支持静态文件直出 (“Direct static files serving”)。
使用方式
很简单,不需要修改代码,只需要修改启动命令。
目前搭配 DjangoStarter 使用的启动命令是这样的:
granian --interface asgi --host 0.0.0.0 --port 8000 --static-path-route /static --static-path-mount ./static-dist config.asgi:application
类似 uvicorn,这个 granian 也支持热重载,加个 --reload 参数就行了
性能测试
本次用 wrk 进行性能测试
测试数据
以下数据在腾讯云 2 cores CPU + 2G 内存的服务器上测得。
django 5.x + ninja + daphne
$ wrk -t4 -c200 -d30s http://127.0.0.1:9876/api/django-starter/monitoring/health
Running 30s test @ http://127.0.0.1:9876/api/django-starter/monitoring/health
4 threads and 200 connections
Thread Stats Avg Stdev Max +/- Stdev
Latency 1.97s 0.00us 1.97s 100.00%
Req/Sec 38.55 55.33 343.00 90.23%
1343 requests in 30.04s, 760.03KB read
Socket errors: connect 0, read 0, write 0, timeout 1342
Requests/sec: 44.70
Transfer/sec: 25.30KB
django 5.x + ninja + granian
$ wrk -t4 -c200 -d30s http://127.0.0.1:9875/api/django-starter/monitoring/hea
lth
Running 30s test @ http://127.0.0.1:9875/api/django-starter/monitoring/health
4 threads and 200 connections
Thread Stats Avg Stdev Max +/- Stdev
Latency 1.20s 93.05ms 1.72s 82.69%
Req/Sec 83.13 105.81 460.00 83.72%
4980 requests in 30.04s, 2.85MB read
Requests/sec: 165.76
Transfer/sec: 97.31KB
因为好奇,我还找到之前一个很老的项目,使用WSGI部署的进行对比。
以下数据在私有云的 4 cores CPU + 2G 内存服务器上测得。
因为是完全不同的服务器硬件,数据仅供参考。
Django 3.x + drf + uwsgi + nginx
$ wrk -t4 -c200 -d30s http://127.0.0.1:9001/api/health/
Running 30s test @ http://127.0.0.1:9001/api/health/
4 threads and 200 connections
Thread Stats Avg Stdev Max +/- Stdev
Latency 295.30ms 373.95ms 1.96s 85.14%
Req/Sec 205.54 68.42 380.00 73.73%
19583 requests in 30.09s, 5.83MB read
Socket errors: connect 0, read 0, write 0, timeout 474
Non-2xx or 3xx responses: 12
Requests/sec: 650.89
Transfer/sec: 198.32KB
Django 3.x + ninja + uwsgi + nginx
$ wrk -t4 -c200 -d30s http://127.0.0.1:9001/api2/health
Running 30s test @ http://127.0.0.1:9001/api2/health
4 threads and 200 connections
Thread Stats Avg Stdev Max +/- Stdev
Latency 203.75ms 280.30ms 1.95s 88.44%
Req/Sec 250.81 108.59 500.00 61.21%
22542 requests in 30.06s, 5.68MB read
Socket errors: connect 0, read 0, write 0, timeout 420
Non-2xx or 3xx responses: 12
Requests/sec: 749.88
Transfer/sec: 193.35KB
结论
以下是使用 AI 对上面的测试数据进行分析的结论,不过 ASGI 和 uWSGI 不在同一台服务器进行测试,其实很难直接对比。目前看来切换到 Granian 确实可以提高4倍的性能。
① Daphne 在 Django + ASGI 下的性能表现非常差
- 延迟直接飙到 1.9 秒级别,
- wrk 200 并发几乎把它压扁,
- 1343 请求里 1342 超时,等于完全顶不住。
说白了:Daphne 更像是开发环境服务器,不推荐上生产高并发。
② Granian 性能比 Daphne 好 3–4 倍,但仍然有限
- 每秒处理 165 req/s(同机房、同代码)。
- 延迟仍然在 1.2s 左右,远不算理想(在高并发下仍吃力)。
- 优点是 ASGI 原生 + Rust 实现,比 Daphne 强太多。
直观感受:Granian 能用,但你别指望它像 uWSGI 那样扛流量。
③ uWSGI(WSGI)表现碾压:单机可达 650–750 req/s 级别
- 性能直接是 granian 的 4~5 倍。
- 虽然是老架构(WSGI),但调优成熟、稳定、分配机制强,抗压能力远强于同类 ASGI 服务。
简而言之:如果不用异步,WSGI 依旧是 Django 的最强部署方式(性能层面)。
docker-compose
这是精简后的 compose 配置
services:
app:
image: ${APP_IMAGE_NAME}:${APP_IMAGE_TAG}
container_name: $APP_NAME-app
command:
- granian
- --interface
- asgi
- --host
- 0.0.0.0
- --port
- "${APP_INTERNAL_PORT:-8000}"
- --static-path-route
- /static
- --static-path-mount
- /project/static-dist
- config.asgi:application
命令行参数
它的命令行结构很简单:
granian [OPTIONS] APP
其中:
- APP 是入口,例如:
config.asgi:application - OPTIONS 是各种配置参数
下面按分类整理所有参数(附带说明与建议)。
🧩 基础参数(启动必要项)
| 参数 | 说明 | 默认值 |
|---|---|---|
APP |
要启动的应用入口(如 mysite.asgi:application) |
必填 |
--interface |
接口类型:asgi / asginl / rsgi / wsgi |
rsgi |
--host |
监听地址 | 127.0.0.1 |
--port |
端口 | 8000 |
--uds |
使用 Unix Domain Socket | 无 |
--http |
HTTP 版本:1、2、auto |
auto |
--workers |
Worker 进程数 | 1 |
👉 Django、FastAPI 用户一般写:
--interface asgi
🗂️ 静态文件服务(Django 专用配置)
Granian 内置静态文件服务:
| 参数 | 说明 | 默认值 |
|---|---|---|
--static-path-route |
URL 路由前缀,例如 /static |
/static |
--static-path-mount |
文件目录,例如 /project/static-dist |
无 |
--static-path-expires |
缓存时间(秒) | 86400 |
示例:
--static-path-route /static --static-path-mount /project/static-dist
⚙️ 多进程、线程、事件循环选项
Worker / Thread
| 参数 | 说明 |
|---|---|
--workers |
Worker 数量 |
--blocking-threads |
阻塞线程数 |
--runtime-threads |
Runtime 线程数 |
--runtime-blocking-threads |
Runtime I/O 阻塞线程 |
建议:
- CPU × 2 左右的 worker 容量通常够用
- 大部分 ASGI 项目不需要调 thread 参数
🔁 事件循环 & Runtime
| 参数 | 说明 |
|---|---|
--loop |
事件循环:auto、asyncio、rloop、uvloop |
--task-impl |
task 执行器:asyncio / rust |
--runtime-mode |
单线程 st / 多线程 mt |
适用建议:
- 普通项目:用默认即可
- 高并发:
--task-impl rust性能更强
🔒 HTTP/1 与 HTTP/2 相关参数
| 类别 | 常用配置 |
|---|---|
| HTTP/1 | --http1-buffer-size、--http1-keep-alive |
| HTTP/2 | --http2-* 一系列参数控制 flow control、窗口、keepalive、stream 数量等 |
大部分项目无需调整,默认即可。
📜 日志(Logging)
| 参数 | 说明 | 默认 |
|---|---|---|
--log / --no-log |
启用日志 | enabled |
--log-level |
日志等级 | info |
--log-config |
使用 JSON 配置文件 | 无 |
--access-log |
开启 access log | disabled |
--access-log-fmt |
Access log 格式 | 无 |
如果你希望生产环境有 Nginx 样式的 access log:
--access-log --access-log-fmt "%a %r %s %b"
🔁 热重载(开发环境用)
| 参数 | 说明 |
|---|---|
--reload |
开启自动重载 |
--reload-paths |
指定监控目录 |
--reload-ignore-* |
忽略目录、路径、pattern |
例如:
--reload --reload-paths src/
🔐 HTTPS
| 参数 | 说明 |
|---|---|
--ssl-certificate |
证书文件 |
--ssl-keyfile |
密钥文件 |
--ssl-ca |
CA |
--ssl-client-verify |
客户端证书验证 |
(一般反向代理交给 Nginx 做 HTTPS)
🧰 其他有用但不常改的参数
| 参数 | 说明 |
|---|---|
--working-dir |
切换 WorkDir |
--env-files |
加载环境变量文件 |
--factory |
APP 是 factory function 时使用 |
--url-path-prefix |
应用挂载前缀 |
--process-name |
自定义进程名 |
--pid-file |
写入 PID 文件 |
--version |
显示版本 |
--help |
显示帮助 |
程序设计实验室
微信公众号